(一)
三月伊始,“两会”在首都隆重召开,两会的内容及精神内涵成为每个人关注的焦点。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子心怀国事,站在时代的前沿,掀起了一场学习两会精神的浪潮。
对于两会,大家感受颇深。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187班学生惠凯认为,不管何时,两会给他感受最深的便是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深刻讨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并作出具体分析,力求全面解决人民遇到的“难题”,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种作为人民“公仆”的责任与态度! 正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这五年,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食品安全问题,医疗改革问题,就业问题等民生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教育是最受人热议的话题之一。
其中,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195班学生甘春雨对教育有着独特见解。她表示,真正好的、有质量的教育应该指向学生的实际获得, 真正公平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其实正是大家对教育的渴盼所在,是优质教育的内涵所在,应成为教育各项改革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取向。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正义,让每个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2016年是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两会”精神的鼓舞和引领下,广大青年学子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努力锻炼专业技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锦上添花。
(二)
在两会召开的这段时间内,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纷纷通过网络等媒体密切关注两会,了解两会进展,尤其是教育发展。
在办公室里,老师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双一流”战略,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吴礼明认为,这样做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必备条件。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打造更加优质的教学平台。激发师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贯彻两会教育方针。
在谈及普惠性幼儿园时,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俊利老师表示这是一个好方案,家长们不必再为孩子的学前教育操太多的心思,教育发展越来越好了,覆盖面更大了。也给那些想生二胎的教师家庭提供了动力。
校园里,班级中,同样形成了一股热议两会的风气。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87班惠凯同学说:“我很支持残疾学生实行12年免费教育的计划,这样既降低了教育门槛,也可以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寝室里,正在观看两会直播的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95班李嘉煜同学说:“当前政府能够拨出人力物力来实施这一方案,很有意义。这不仅是对乡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关心,也是对当前刚毕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种出路,是有志愿去乡村支教的同学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