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晓岗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我校庆祝第3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发言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来源:

王晓岗老师(左)在发言中

学校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现场

9月10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龙子湖校区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我校2014-2015学年获得厅级以上奖励的8名优秀教师,获得2014-2015学年“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的10名教师,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的9名教师代表,获得河南省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学质量一等奖的6名教师和10名河南省特聘教授或者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8名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的负责人,获省级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的研究团队的9名代表以及8个教学先进集体,受到了现场表彰。我院王晓岗老师获教学质量一等奖、李永健老师获得2014-2015学年“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参加了表彰大会。王晓岗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大会发言。王老师分别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站稳讲台和注重科研四个方面讲了自己的感悟,代表了广大教师的心声,获得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附:王晓岗的大会发言全文

在201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王晓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时节,我们共同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今天,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心情十分激动。在此,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传道”是第一位的。因为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一种育人为本的毕生事业。三尺讲台,攸关未来。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考入华水来读书更不容易。在同学们身上,寄托着个人的理想、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才,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教师,如何育人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第一位的,这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育人观,即在思想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我们的理想鼓舞理想,用我们激情感动激情,用我们生命点燃生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诚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需要身正,身正才能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乐观积极,坚韧不拔,为人师表,还要与学生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并做到一视同仁,以良好的形象和健康向上的职业操守向学生传递成长的正能量。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然而,学高才能为师。如何学高,唯有不断虚心学习,向老前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我曾经连续多年听学校知名教授张玉祥老师的课,也深入课堂听其他老师的课。不仅从课堂上学到许多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也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许多无私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这里,我以年轻教师的身份向那些无私付出的老教师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你们,您们辛苦了!”

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教学不好,我们就无法立足。而且重视教学是我校一贯的传统,这种大的氛围,要求老师必须站稳讲台,努力上好课。如何上好课,认真备课是关键。十五年的教学经历使我领悟到:

要备好课,需要我们确立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吃透教材,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需要我们把课本上浓缩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同时把教材中离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使每一节课都独立成篇;需要我们扩充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改善思维品质,增加与学生交流的共鸣点;需要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审视备课内容,做到感动学生先要感动自己;需要我们反复备课,备课要始终在路上。

当然,作为高校教师,仅有教学是不够的,我们还是知识的创造者。因为,大学之大,根在文化。这文化在教室里,也在宿舍里;文化在课堂上,也在课堂下;文化在意识里,也在行动中;文化在基础课,也在专业课;教师作为文化的使者,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问题,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做优秀的文化人。

老师们,工作在华水,就是我们的缘分,华水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为把我们华水建设得更加美好,还需要继续拼搏奋斗。让我们一起努力:优化师德,以德育人,提升感召力;优化师能,以能动人,提升实践力;优化师学,以学启人,提升吸引力;优化师行,以行正人,提升影响力;优化师文,以文化人,提升竞争力。

我坚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华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最后,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心想事成,祝愿我们所有的学生学业有成!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