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政[2016]146号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要求,全面掌握教学单位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破解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实行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以下简称教学质量报告)。承担学校本科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均应当撰写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第三条教学质量报告应当包括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特色发展等六个项目的内容。
          上一年度所列问题的整改措施、整改过程、整改效果和下一年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报告的重点内容。
          第四条教学单位撰写教学质量报告时,应当认真总结本年度本科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理清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途径,制定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改革举措和实施方案。
          第五条教学单位应当成立教学质量报告编写组,学院院长(或主任)任组长,副组长2-3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为编写组成员,认真组织研讨,按照《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内容及重点》(见附件)所列的报告项目,精心撰写教学质量报告。
          第六条教学质量报告提交时间为每年4月的第3周周五前。
          第七条学校成立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考察组,对各教学单位提交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审核,并通过座谈、实地调研等,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提出评价意见。
          第八条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教学单位提交的教学质量报告和考察组的评价意见。
          第九条本办法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内容及重点
          
           
            
             | 报告项目 | 报告要素 | 报告要点 | 
            
             | 1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1.1人才培养与服务面向 | 各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下,有明确的服务面向。 | 
            
             | 1.2专业特色 | 制定有科学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明显。 | 
            
             | 1.3学生数量与生源质量 | 学生数量及生源质量分析。 | 
            
             | 2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 2.1师资数量与结构 | 各专业师资数量满足教学工作要求,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 
            
             | 2.2生师比状况 | 各专业生师比满足教育部要求情况。 | 
            
             | 2.3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 统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教学科研岗位的教授、副教授积极承担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和专业指导课教学任务。 | 
            
             | 2.4本科教学投入经费 | 本科教学经费满足教学需求情况,持续改善教学条件。 | 
            
             | 2.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满足本科教学需求情况,仪器设备利用率;教学科研仪器更新情况。 | 
            
             | 2.6图书期刊 | 建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或是专业研究室。 | 
            
             | 3教学建设与改革 | 3.1专业建设与改革 | 认真组织研究专业标准,按标准要求进行专业建设;积极开展专业评估(认证)工作;按学校要求进行专业自评,参加学校的专业评估工作。 | 
            
             | 3.2课程建设与改革 | 按专业培养要求,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专业特色课程,按学校要求开展课程评估情况;课程网络信息化建设情况。 | 
            
             | 3.3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 加大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构建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 
            
             | 3.4创新创业教育 | 建设有院系两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教师科研项目等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制定或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组织落实,总结实施效果。 | 
            
             | 3.5文化素质教育 | 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执行效果。 | 
            
             | 3.6本科教学特色与成效 | 质量工程项目、学生实践成果、教学成果奖等。 | 
            
             | 4教学质量保障 | 4.1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 每学期召开本科教学专题工作会议、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辅导员、班导师等方面)等; 教研室例会制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生管理例会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运行良好;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或实施细则全面,易于执行;职称评定办法中教学要素的体现,以及其他促进教师发展的措施与实施效果。 | 
            
             | 4.2日常教学质量监控 |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建设及执行细则:二级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制度、学生评教及教师评学制度、考场规范管理与评价制度、三期教学检查制度,监控制度执行情况。 | 
            
             | 4.3教师教学发展 | 青年教师导师制、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制等方面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开展教学沙龙、教学讲座、教学观摩课、实践教学技能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情况;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校师资培训、工程锻炼、访学交流等活动情况;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技能等竞赛活动情况。 | 
            
             | 5学生学习效果 | 5.1学生学习满意度 | 从教师工作态度、学生对专业认可度、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指导、教学质量、考场规范、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保证等方面进行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 | 
            
             | 5.2学生综合素质 | 从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总结。 | 
            
             | 5.3毕业与就业情况 | 毕业生在职业规划、职业品质、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具备的素养,学生学业警示率、毕业率、学位率及就业率情况,分析就业质量。 | 
            
             | 5.4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评价 | 科学设计社会评价模式,设计毕业生成长评价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 | 
            
             | 6特色发展 |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方面,特色更突出,优势更明显的工作展示(可进行经验交流的突出工作)。 | 
            
             | 7问题整改情况反馈 | 对上一年度教学质量报告所列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过程及整改效果。 | 
            
             | 8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 报告中明晰下一年度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