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 WUPENiCity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结果正式公布,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和城市设计方向的学生从来自国内外上百所高校的共计913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共获得一等奖、三等奖、提名奖各1项,在获奖质量和数量上均取得新的突破。
其中张雯龙、鲁世豪的参赛作品《LIVE TOGETHER——包容性视角下的深圳火车站西片区复苏计划》(指导教师:拜盖宇、肖哲涛、张宸铭)获得一等奖,付雨豪、马家威的参赛作品《“生”“生”不息——基于时空层积视角下的传统工业区可持续更新探索》(指导教师:肖哲涛、张少伟)获得三等奖,郑志、孙浩越的作品《无界家园 旧城新生——基础设施主义理论下郑州芝麻街规划片区微更新》(指导教师:彭茜、王文棋、陈萍)获得提名奖。
WUPENiCity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由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orld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Network)、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智能城市分平台(iCity Knowledge Service System)和城乡规划前沿(Urban and Rural Spatial Planning Frontier)联合举办,由吴志强院士担任赛事评委会主席。今年大赛主题是“未来•共生•家园”,要求参赛者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主题的内涵,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进行城市设计。竞赛共评选一等奖9项(得分前1%的作品)、二等奖36项(得分前2%~5%的作品)、三等奖48项(得分前6%~10%的作品)、提名奖156项(得分前15%的作品)。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开展学科竞赛教学实践是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特色之一,通过竞赛和课程设计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素养,也促使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深化。近年来,城乡规划系立足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行业发展前沿,依托城乡规划设计421等课程,不断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改革创新模式:设计课程在选题方面紧跟城市发展关于智慧、韧性、健康、有机更新等趋势,确保涵盖的规划与设计领域更加丰富;在基地选择方面体现专业的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以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和国内典型城市的基地为主;在设计能力培养上,重视城市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国际赛事的参与实践,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名次佳绩,同时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