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王卫国、中国水利报社社长李国隆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工作
供稿: 党委宣传部 | 编辑:刘叶 日期:2023年04月02日

校长刘文锴讲话

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王卫国讲话

中国水利报社社长李国隆讲话

座谈会现场

参观校史馆

(摄影:傅文骏)

4月1日下午,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王卫国,中国水利报社社长李国隆、副社长唐瑾等来校调研交流工作并在龙子湖校区综合楼南楼第六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校长刘文锴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刘雪梅主持。

刘文锴对王卫国、李国隆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代表学校感谢水利部长期以来对我校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双一流”创建等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明确提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高等教育起高峰,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全力培育7所高校11个学科创建国家“双一流”“后备军”,按A、B、C、D四类全面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为扎实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河南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双一流”创建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部署要求,着力在引进大人才、谋划大项目、打造大平台、培育大成果上下功夫,力争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和水利行业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刘文锴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治水史展览是水利部匠心制作、精品化打造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起点高、规格高、水准高,水利主题鲜明、史料内容丰富,是水利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充分展示了百年来党领导下水利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治水兴水的伟大成就。水利部将展览整体迁移至华水,是对我校办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是对我校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鼓励,全校上下倍受鼓舞、倍感荣幸。华水作为一所由水利部创建的以治水兴国为初心使命的水利特色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宣传、弘扬、传承党的百年治水兴水史、中华优秀水文化的相关工作做好。学校目前正在筹划建设水文化智慧展馆项目,该项目是我校“双一流”创建和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体化展示我国基本水情、中国治水史、水文化、河湖长制、水利发展最新技术成果及校友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等。中国共产党百年治水史展览进一步丰富了智慧馆的建设内容,华水将组建专班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做好展览迁移对接工作,在保持展览完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丰富内容,切实把展览资源利用好,把水文化展馆建设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不辜负水利部领导的信任和厚望。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展览迁移为契机,水利部继续加大对华水的支持,希望进一步深化与水利部相关单位和中国水利报社的交流合作,细化举措、提升水平,为新阶段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王卫国对刘文锴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我校积极承接中国共产党百年治水史展览迁移给予高度赞赏。他指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一路向前,办学底蕴深厚,办学成就斐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水利人才,为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水利行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将中国共产党治水史展览整体迁移至华水以发挥更大作用是水利部党组的殷切期望。希望学校全方位做好对接落实工作,加强同水利部文明办、中国水利报社的沟通协调,圆满完成展览迁移工作,充分发挥全国党建示范高校优势和水利高校育人优势,为水利系统和青年学生建设一个常态化、永久性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同时也为“双一流”创建提供支撑。

李国隆对我校多年以来对中国水利报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华水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华水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兴办的第一所水利学校,始终坚持水利办学特色,始终坚守“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为水利行业培养了许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彰显了治水兴国、护水靓国的责任担当。华水和中国水利报社都是因水而生,历来交流频繁密切,共同肩负着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特别是在水利行业智库建设、水文化传承创新、水利宣传教育、政策理论研究、水利科技前沿交流等方面拓展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涵,推动双方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会上,李国隆赠予了刘文锴《中国水利报》专属作品集。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校史馆、图书馆。

水利部文明办、中国水利报社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宣传部、校长办公室、水务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座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