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研支团:十年青春接力 培育希望之花
供稿: 校团委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2年11月18日

近日,光明网、中国青年网、西部志愿汇、中国共青团杂志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华水研支团”)在贵州省安龙县接力支教的奋斗感人故事。自2012年我校首次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单位,至今10年已连续派出48名优秀毕业生远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多年来,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华水研支团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精心谋划服务项目,拓展育人阵地、转化成长思维、创新工作方式,让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广度、深度、效度三维提升。

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十年来,华水研支团成员们牢记“教育是千年大计”,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认真履行支教职责,赋能教育帮扶事业。华水研支团目前任教于安龙县笃山镇两所小学,支教过程中因材施教、分类引导,从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及开展学生“手拉手”结对帮扶等方式一步步教育孩子们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第24届研支团已开展教学工作两个月,执教班级各项成绩稳步提升,在第一次月考中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成绩均位居同类班级第一名。

志愿者贾婕在班级给学生上课

注重思想引领,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

十年来,华水研支团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抓好青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将其融入日常行为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多内容多形式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欢度国庆节期间开展“同升一面旗”等主题活动,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青春告白祖国的瞬间。在九一八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借助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红色绘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牢记民族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喜迎党的二十大期间开展“习爷爷教导记心中”主题活动,带领少先队员关注党的二十大、了解党的二十大,立志按照习爷爷的希望要求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好队员。

志愿者杜浩然开展铭记九一八主题班会

打造品牌效应,志愿实践双向驱动

十年来,华水研支团发挥专业特长,克服各种困难,立足教学工作,将做优志愿服务、做实社会实践作为双向驱动的目标重点,致力于打造一批在全社会、全校园都响当当的品牌项目。华水研支团积极打造“华水润荷都”“七彩课堂进村小”“宪法宣传周”“暖冬助学捐赠活动”等多个品牌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接下来,华水研支团将开设“小小笔友”活动,建立“一生挚友”体系。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家庭教育有缺失,孩子们还有机会在同辈群体中找到心灵慰藉,可以自然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他们将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附属小学积极沟通,让豫黔两地学生开展书信来往活动。

志愿者李松在班级开展主题绘画活动

打造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十年来,华水研支团注重拓展学生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第24届研支团帮助当地学校积极打造学生社团建设,把社团建设作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载体,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打造普通话协会、读书协会、绘画协会等多种社团,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第24届研支团队长任和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每个人能做的改变是非常有限的,我愿意在这里挥洒我的青春,摆渡心灵只为守护每一位孩子跨越山海,续写热爱。”

志愿者崔煜佳在课间和学生们做游戏

志愿者任和在和学生亲切交流

接下来,华水研支团将继续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发扬华水人“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良作风,勇担时代重任,发扬志愿精神。在志愿西部的伟大征途中砥砺奋进,以服务精神为媒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志愿行动为纽带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时代贡献华水青年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供图:刘朝富、研支团)

报道链接:

光明网:

https://gongyi.gmw.cn/2022-10/27/content_36119311.htm

中国青年网: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xibu.youth.cn/jyjl/gxlz/zl_241/202210/t20221026_14085136.htm

西部志愿汇:

https://mp.weixin.qq.com/s/UW6NldzMoVFzABja7QdqjA

中国共青团杂志:

https://mp.weixin.qq.com/s/1mOvlJ-agFBIc7fuUqFv8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