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胸襟 艺术人生——记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史秀玉老师
供稿:杨华轲[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 编辑: 日期:2007年09月01日

7月13日出版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报》刊登了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史秀玉老师 的先进事迹,全文如下:

母爱胸襟 艺术人生
——记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史秀玉老师
每周二、周五下午7点,在龙子湖校区等车点我们总能看到让人羡慕的一幕:史秀玉老师被十几个学生团团围住,热热闹闹地说着各样的话题,史老师笑容满面,学生开心说笑。就连开校车的师傅都说:史老师你真幸福!是呀,做教师的可以这样被学生信任,这样被学生爱戴,这是幸福,也是骄傲!
让艺术走进课堂
史秀玉老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承担了大量本科教学任务,开设了《音乐鉴赏》、《中外名歌学唱与欣赏》、《舞蹈表演与欣赏》等课程,学生选修人数近1000人。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经典和理论以一种雅俗共赏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积极研究、不断改进的地方。
史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贯穿素质教育的主题,将音乐教育与美感教育、人格塑造、热爱生活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理论的讲述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经典的名曲、名段、歌剧、舞剧等搬进课堂,“乐声、画面、讲述”同步进行,让学生直接接受艺术的熏陶。
史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采用提问式、答辩式、讨论式等手段,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理论讲述后,布置适当的练习,循序渐进,由简入难的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自己来进行练唱,自己来分析一个艺术片段,自己来组合一段舞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授课效果。
这样一来,史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信息量大,学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都深感受益很多,很为自己选了这样一门课而高兴。有同学说自己一开始还想音乐课有什么可上的,结果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对该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还想继续学,很舍不得结课。今年4月底,《音乐鉴赏》限选课的最后一次课上,机械系的同学们在教室黑板上用英文写道:“今天是最后一次音乐课”,用中文写道:“史老师:感谢您这一年以来对我们的教育和栽培!我们会记住您的辛勤和汗水——华水机械系的孩子们”。
让母爱常在心间
除了课堂教学,作为一位母亲,史秀玉老师将她的母爱给了很多学生,让这些求学在外的孩子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
大学生艺术团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史老师是主要的艺术指导教师。史老师不仅仅注意训练,关心队员的学习和思想进步,还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到艺术团是一个和谐、温暖、团结的整体,在这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平时学生有了病,不管是听说还是亲眼看到,史老师都会主动去宿舍或医院看望他们,给他们做些可口的饭菜。有一名动力专业的乐队队员,不小心腿受了伤,不能走路,史老师听说后,多次去宿舍看望他,并想尽办法给他找了一副拐杖,安排队员照顾他。对此,学生很受感动,还没等痊愈就要求参加训练。03级的周晟林因为牙病肿疼,不能吃饭,史老师让她到自己家里,给她做流食督促她吃饭。对经济确有困难的队员,想办法给他们联系些勤工助学的事情做,既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又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这些事情虽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来自老师的关怀既让他们感动,又让他们觉得有了一种家人的感觉。有很多艺术团的学生毕业后都常年和史老师联系。02级毕业的学生张廷安曾担任艺术团的团长,工作积极主动,业务素质好,是史老师工作中的好帮手。毕业后,远赴西藏工作,经常给史老师电话汇报工作,闲话家常,感言说,自己在大学这四年,远离自己的家,史老师就是一个在身边的母亲,这四年甚至比母亲给的还多。
也是因为这样一种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的母爱力量,使得学生有了苦恼,有了困难都愿意给史老师说一说,甚至学生们遇到了情感问题都愿意找史老师做参谋,想办法。
让奉献直到永远
史秀玉老师除担任本科教学工作之外,还主要承担了大学生艺术团的训练辅导和第二课堂教学,这些工作需要史老师在正常的8小时工作之外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比正常教学还要多出好几倍。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史老师担任了4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筹备一台大型的文艺演出,从节目的选择、舞蹈的设计、队形的变换、服装的制作、道具的要求等等各个环节都要亲自去做。任务繁重,而且又面临新旧队员交替的特殊时期。那段时间,史老师白天备课上课,夜晚训练学生到12点以后,然后还要考虑各个细节,常常到深夜2、3点才能入睡。这样的生活达一学期之久,即使年轻人也会受不了,何况史老师是一个50多岁的人了!演出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而史老师又要投入新一轮的演出和比赛中了。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史老师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投入了进去,换来了艺术团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20多次(项)的优秀成绩。
训练强度大的时候,有时学生会坚持不住,但最后大家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演出任务,有学生就说,我们累的时候看见史老师还精力充沛的边唱边跳,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受到了鼓舞,觉得就算为了老师的这份辛勤付出也得坚持下去。正是这样一种对事业的热忱,对工作的热爱,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让学生感佩不已。在一次文化素质跟踪调查中,学生说在指导教师身上感受的责任感、事业心深深的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在工作中可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适应并更好的工作。
史老师在我校艺术教育的舞台上已奉献了21个春秋,最好的时光,最有激情的岁月都交给了我校艺术教育事业,时光也给了史老师最丰厚的回馈——桃李遍天下。史秀玉老师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挂念,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也是人生之快乐!
史秀玉老师(左二)与艺术团成员在一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