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桐守护人魏善民为同学们讲焦裕禄的故事
人间四月天,焦桐花开艳。
清晨六点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刘世博、赵如意、张东伟等人,一大早就来到焦裕禄生前手植的泡桐树前,听守候焦桐一辈子的魏善民老人讲故事。老人讲得动情,学生听得专注,朝阳给每个人脸上铺上了金色的光辉。
这是同学们来到焦桐树下的第二天。4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优秀学生中选拔44名代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梅、李心记带领,到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进行思政课的现场实践教学。师生们共同组成的“学习焦裕禄精神代表团”,将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实践教学活动。听魏善民老人讲故事,是同学们被感染后的“自选动作”。

同学们缅怀焦裕禄
在兰考县展览馆参观,在焦裕禄纪念园纪念,在焦桐树下缅怀……44名同学听故事,看实物,纷纷拿出笔记本记下感受,用镜头录下文物。讲解员和带队老师不时引导,孩子们不住点头认同。
亲身感受焦裕禄精神,让学员张东伟心潮澎湃,“艰苦时代塑造伟大精神,强国时代仍在呼唤使命担当。今天我们走出来,就是要将伟大的时代精神点燃我们的内心,呼唤出我们强烈的使命担当。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一次又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中铸造自己的青春梦想,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通过下午的现场教学,我深刻领悟到了焦裕禄同志事迹的生动感人,使我经历了一次世界观、人生观的再教育,受益匪浅。作为90后的自己,内心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信念更加坚定。”学员张乾刚回到住处就迫不及待写下感受。
“我非常赞成刘世博同学的感悟。他说,焦裕禄以一己之力燃起了一座城市的革命激情,让他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加坚定了他把红色革命精神带回学校的信心,相信大家也必将在学校里燃起不灭的红色激情。这就是我们这次‘四课联动’的目的所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梅说。
“四课联动”,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探索。具体做法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开展演讲大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开展历史情景剧比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开展辩论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开展微视频大赛,通过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课堂内外的联动,变传统思政课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打造更活的高校思政课,通过“车轮上的思政课”“爱国教育基地现场实践教学”“文化活动表现思政课”等形式,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我们搞好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根本遵循。未来,我们将多多进行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引领学生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锤炼作风、增强党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书臣说。

焦桐树下,同学们听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媒体链接:
人民网: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9/0413/c351638-3283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