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讯(记者张楠)距离郑州百余公里的兰考县,有一棵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树,昔日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当地人亲切地叫它“焦桐”。今日,51棵“焦桐”的姊妹在郑州龙子湖扎根,将在这里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11月23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兰考县“结对帮扶”共建焦桐苑启动仪式在该校龙子湖校区举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亲自植苗、培土、浇水,共同栽下一棵“二代焦桐”。
“这次共栽下焦桐51棵,象征学校1951年建校,既是校地结对帮扶的重要成果,也是焦裕禄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的重要体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水共有5000多人次接受焦裕禄精神教育,通过把传承“焦裕禄精神”与校地结对帮扶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形成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校地合作新模式是如何打造的,红色精神的火炬又如何燃进高校师生心中?
多年来,华水在兰考建立“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利用寒暑假和重大节日,组织广大师生,特别是新生代表、新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外国留学生代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全校师生“走出去”到兰考县进行学习教育、支部共建、结对帮扶共计3000多人次。
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华水以“四课联动”实践教学为载体,选派优秀学生赴兰考、红旗渠、大别山开展专题教育,联合八所高校打造“线上思政课”、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
https://news.dahe.cn/2019/11-23/560876.html